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校发挥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扶贫攻坚的重大需求,大力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协同推进实习支教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为教育扶贫和教育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今年的“三下乡”活动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乡村教师培养和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基本情况,校团委、童享阳光网、教育科学学院联合发起,面向全校统一招募选拔,共招募14名不同院系的学生,组建了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团,作为全国重点实践团队,赴宁德霞浦县、泉州洛江区、三明永安市开展为期一周的教育帮扶与调研实践活动。同时,积极动员23个省级重点扶贫开发工作县的在校大学生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和自身专业优势,开展返乡社会实践,并在经费和实践学时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青春扶贫,童享阳光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提出了“物质上扶贫、行动上扶贫、精神上扶贫”的扶贫方针。今天,闽南师大实践团队尝试为对接少数民族乡提供教育支持、思想和精神引领,期望能为闽东地区早日脱贫做出微薄贡献。
霞浦县,是福建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水门畲族乡地处霞浦县东北部,人口中,超过四分之一是畲族人口,该地主要以种植茶叶、毛竹为生,而经济的发展需求,让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外出打工。以水门中心小学为例,全校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儿童。
经过前期的摸底和筹备,实践队选择了以水门中心小学为首站的调研实践点,于7月13日至17日,开展志愿支教与社会调研。为了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志愿者们精心安排了课程表,有地理课、语文课、历史课、美工课等教学课堂;还有通过创新第二课堂、开展特色团体心理辅导、体育活动,陪伴当地小学生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为了建立更稳定的帮扶机制,7月15日,闽南师范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水门中心小学正式挂牌,推动双方共建基地,进一步开展帮扶工作。
实地调研,收集资料
在霞浦的五天实践中,教育关爱服务团分调研组和支教组,调研组走访了数十家当地村户,针对该地区经济情况和基础教育现状开展调研活动,调研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贫困县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人均收入水平与政府扶贫攻坚的措施;二是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特别针对农村小学师资情况;三是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对策研究以及乡村教师职业发展;四是乡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及关爱教育的基本状况。
泉州市洛江区、三明永安市作为我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实践队到两个实验区调研,聚焦“协同推进实习支教与关爱留守儿童”这一主题,通过资料收集、座谈访谈等方式进行,主要内容有:一是了解我校“G-U-S”教师教育模式在创新实验区运行情况,及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相结合的主要做法;二是了解我校牵头开发的“互联网+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信息平台在实验区的推广和使用情况;三是收集实验区的支教学校在协同支教与关爱留守儿童推进过程中反映的问题与改进的建议。
此外,返乡实践的同学,主要围绕科技知识普及、村级发展规划、当地资源开发、支教志愿服务等项目,集中力量开展“青春扶贫”暑期“三下乡”专项行动,走村入户,专题调研,携带统一制作的调研问卷,以走村入户的形式开展“千村万户”扶贫专题调研活动,了解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
两学一做,放假不放松
实践队伍也充分利用此次社会实践机会,放假不放松。抓住载体,继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力求学习教育不断线、不断档,又能深入人心,见其实效。实践队邀请了中国教育报福建记者站站长龙超凡为实践队成员上了一堂专题党课,“前行的智慧与力量——兼谈读书与做人。”
龙站长深入浅出,以自身的成长经历与实践经验,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多实践,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闽东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和建设美丽乡村、美丽闽东的坚定决心。经过实践锻炼,师范生党员也表示,将来毕业之后,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带头到农村基层去、当乡村学校当老师去。
离别前夕,实践队还将“手抄的党章”、“剪纸”送给当地的小学生,表达了“不忘初心,不忘童心”的心愿。
当前,我校正在努力推广实施 “乡村教师培养专项计划”,将师范生实习支教与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紧密结合,推进乡村教师培养机制创新,服务于“教育扶贫”的国家战略。只要我们青年大学生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乐于奉献,以“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之志敢于探索,定会在“教育扶贫”这份答卷写上自己的青春与收获。
走村入户调研
在泉州洛江区访谈
在三明永安市访谈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