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新成就 喜迎党代会】突出应用促转型 科研兴校结硕果
发布时间:2016-07-26 18:17:02
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战略,以“推动学校事业转型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工作思路,以应用为导向,以产学研用一体化为重点,以科研平台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明确方向,搭建平台,健全机制,创新发展,科研工作结出累累硕果,科研服务教学、服务社会能力明显提升,有力推动了学校由新建向新型的转型发展。
聚焦转型发展,积极构建应用型科研体系
学校与砀山县政府开展全面合作,校党委书记徐成钢在企业调研
五年来,学校明确向应用型转变主要方式是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初步构建了应用型科研体系。
积极构建应用导向的科研制度体系。学校修订了科研评价指标,强化承担横向项目研究能力和成果转化收益,引导教师向应用型科研转变;加强制度建设,制订了《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12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科技成果的示范与转化模式。
学校与金寨县联合共建林兰药业发展研究院及猕猴桃产业园
积极构建服务社会的科研平台体系。学校建设了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教育教育研究中心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智库体系;建设了以微波与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魂芯DSP产业化共性技术研究院为核心的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了以浆果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研发体系;建设了以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和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增强了科技创新集群优势与跨学科交叉优势,初步建立了学校应用科研主要领域与优势,应用型科研体系初步建立。
积极构建对接产业的应用学科体系。对接合肥市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学校主动整合与调整学科方向,依托省级重点学科、工程技术中心、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各类优势平台,启动实施“一院一特”工程,整合学术资源,促进跨学科合作,积极柔性引进学科带头人,做实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生物技术等应用型学科,努力创建省内一流学科,积极申报省级学科重大项目,形成了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学科体系。
深化产教融合,切实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学校以服务社会为使命,着眼转型发展,切实提升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设,切实推动科研平台建设,组建和凝聚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与社会服务团队,促进应用研究的开展,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强化科研应用,切实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
学校与明光市签订校地合作协议
积极搭建应用科研平台。一是推动应用研究中心建设。共获批5个省级科研平台:1个“2011协同中心”(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1个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1个高校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魂芯DSP产业化研究院)、2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波与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拓展了学校科研平台建设的空间。设立科研机构专项,通过开展科研平台的课题研究,催生高水平成果,加快平台内涵建设。二是积极凝聚应用高水平创新团队。出台了《合肥师范学院科研团队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科研了管理机制。遴选了9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和6个校级科技服务团队。整合科研力量,“蓝莓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团队”成功获批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
省级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开展技术联合攻关
大力提升科研应用能力和水平。以团队为抓手,以平台为依托,发挥专家学者的引领作用,对项目进行论证指导,做好审查把关工作,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五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应用科学研究,共获各类科研立项11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6项,省部级项目220项,在全省新建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立项经费达5370万元,立项数和经费数创新高。学校先后获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2项,其中安徽省科学技术奖7项,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4项;安徽青年科技奖1项;合肥市科技奖一等奖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19项。发表论文2359篇,其中SCI、EI、TSTP收录45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50余部。获授权专利134项。
学生在省级微波工程中心展示成果
切实深化产学研合作。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应用研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县校产学研合作项目、学生服务专项、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项目,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学校重点和合肥市经开区、金寨县、明光市、砀山县等地方政府开展了校政合作,联合建立产业发展研究平台;与中电38所、皖新传媒、徽王集团等20多家企业联合共建企业研发中心,并与160多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为企业开展技术和发展难题研究,提高了学校应用研究水平,提升了学校服务社会能力。
打造科研高地,充分发挥科研引领转型发展作用
经过五年来的努力,我校的科研工作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错位发展炼特色。依托学校优势与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凝炼了5个研究方向。强化面向基础教育的研究与服务力量,打造了“基础教育服务团队”;加强与食品药品企业深度合作,打造“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研发服务团队”;整合文学、艺术、体育、传媒等校内资源,打造了“文化产业服务团队”;整合电子信息、计算机、物联网、数学、统计学等领域为主体的研究资源,打造了“智能生产生活服务团队”;以经济、管理等学科为牵引,面向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打造了“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团队”。增强了在基础教育、文化创意、公共体育、农村电子商务、微波与通信、信息化与智能生产生活、浆果生产与加工及中药中成药开发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服务能力,在省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学校教师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7项
合作共建促特色。聚焦金寨县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整合文化、艺术、生命科学、化学化工、经济与管理、信息化与智能生产生活等相关资源,联合建设“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与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集文化创意、营销策划、时尚休闲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与产业发展研究院”;与安徽省商业厅、砀山县农村电商产业园共同联合建立“农村电商产业研究院”;整合长丰县草莓产业、南陵县蓝莓产业、金寨县猕猴桃产业、怀远县石榴产业及砀山县黄桃产业等相关资源,联合成立“安徽特色浆果研究院”;与中电38所联合共建“魂芯DSP产业化共性技术研究院”,积极培育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等技术研发和综合应用平台。
学校师生获得多项发明专利
突出转化强特色。学校设立产学研专项科研基金,重点支持文化创意、艺术设计、公共体育、农村电子商务、微波与通信、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化与智能生产生活、移动智能终端,浆果生产与加工及中药中成药开发等领域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展行业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五年来,学校共申报发明专利等可转化型科研成果200多件,转化专利、技术、工艺等10多项目,促进了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高级别奖项的产生,促进了相关学科和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