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5 06:17:52|已浏览:352005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教育,习近平一向看得很重。
青年节,他去往北京大学,听学生朗诵《沁园春·长沙》,与哲学家汤一介促膝长谈,座谈时指出要让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教师节,他去往北师大,称赞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儿童节,在海淀民族小学,习近平则系着红领巾,与小朋友互致少先队礼,给他们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告诉他们“精忠报国是一生目标”;更早时,他视察中南大学、国防科大,念念不忘的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习近平对教育的看重,承接的是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中华儿女共同尊崇的先哲孔子,就是一名教师;“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的民谚、“孟母三迁”的故事、甚至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样常见的对联,都无不道出人对教育的重视。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出席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他看来,高等教育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也同样面临着许多难题需要解决。
微信公号“学习小组”(xuexixiaozu)独家公布了习总书记在此次会议上许多精彩论述,其中问题意识很强,论述亦很精到。侠客岛就带你一起解读习近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想法。
1 教育强则强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党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岛评:1900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写下著名的《少年说》,热切地寄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时移势易,但不变的是,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依然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质量的提高靠什么?归根结底靠教育。相比于国际高水准,在人才培养上的质量和速度还远远不够。因此,习总才会用“更加迫切”、“更加强烈”这样的表述,决心可见一斑。
是的,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没有大批高质量的人才怎么行?
2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
岛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对高等教育的定位有一个全新的表述:为人民服务,为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最大的实际,也是办学的根本。
谈文艺,习近平用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两为”方针;高校定位的这“四为”,则更有现实指向:高校不仅要立德树人,更要为治国理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解决方案和智慧。
青年们,作为事业的接班人,你们的思想和本领,都准备好了吗?
3 扎实办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们要扎根、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扎根大地办高等教育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统一的,只有扎根才能更好走向世界。”
岛评:教育有普遍性和规律性,也有特殊性和时代性。
教育自有其脉络。按照朱熹的说法,在“小学”的阶段,要教“洒扫、进退、应对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与之相应的“大学”,则要教“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在今天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同样要继承教育的普遍性和规律性,比如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发掘学生的潜能等。但更重要的,是找到属于当代的教育之路:要教什么样的内容、育什么样的英才?在侠客岛看来,教育的内容,不仅应该有同时代同步甚至超前的知识,更应该有“价值”;这个“价值”,就体现在接续古代传统、打开世界视野、同时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这是一道大题目。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人大、武大、复旦等著名学府。
4 对当代高校学生充分信任、寄予厚望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现在高校学生大多是‘95后’,再过两年,新世纪出生的青少年也将走进高校校园。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对当代高校学生,党和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
岛评:1957年11月的莫斯科,在接见留学生时,毛泽东同志留下了一句名言:“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2014年在欧洲,习近平也说,“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
“95后”是新的一代,他们出生在经济起飞、社会重视教育的年代,成长中又赶上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是从“追赶”西方到“平视”西方的时代。这一代人有更高的素质、更强的自信、更强的表达欲望、更多元的人生追求,也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也应该具有更理性平和、多元包容的大国心态。拥有这么多先天优势,“95后”们既令人羡慕,也更值得被“寄予厚望”。毕竟,代际的更迭,是社会不断更新和进步的最终力量。
“95后”们,很看好你们哟,祖国的希望也在你们身上。
5 马克思主义是高校鲜亮底色
“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成为我们高校的鲜亮底色。要下大决心培养一批立场坚定、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特别是要培养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应该提倡各种学术思想和学术流派切磋交流,提倡对各种思想文化广纳博鉴,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新发展的生动局面。”
岛评:学术有流派,真理越辩越明。毋庸讳言,现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育,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失语”、“僵化”、“边缘”等窘境。
事实上,作为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在经过了历史与实践的考验,常读常新,并不断发展更新。若要抽出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实事求是”——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开放的理论系统;不是坐而论道的空中楼阁,而是与实践紧密结合;不能停在原地吃老本,而是要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英国学者伊格尔顿说过一句令岛叔印象深刻的话:“连一行马克思都没有读过的人都敢嘲笑马克思。”如果能真正翻开马克思的著作,看一看马克思主义在东西方的不同流派和延展,你就会发现,西方现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如萨特、福柯、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无不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开卷有益,要不,你也去找来看看?岛叔可以保证,马克思这个大胡子,跟你想象的绝对不一样。
6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办学育人过程
“我们强调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就是说高校要成为锻造优秀青年的大熔炉。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办学育人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引领师德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岛评:四书中的《大学》,开篇就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于“德行”的追求,古人孜孜不倦、景行行止。要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首先要做的就是“修身”。
在今天,当我们谈到“德育”的时候,就是在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这24个字,并不是一套抽象的符号,而是有指向的,并且是有土壤的。比如“爱国”,怎样才是爱国?这首先就需要对传统历史、革命史、党史有正确的、扎实的认识。这恰恰也是目前高校教育中的一个短板。
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从了解开始。
7 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
“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润物无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教师要精心从教、学生要精心学习,通过学问提升境界,通过读书学习升华气质,以学养人、治心养性。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过程也是学生锤炼心志的过程,学生的不少品行要在学习中形成。好校风、好学风来自师生共同努力,而其基础在于学校办学方向和治理水平。”
岛评:《论语·颜渊》有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个被提炼为“风行草偃”的短语,指的就是道德、文教、良好的风气对人的影响,就好像风吹过来,草顺势倒下一样。
我们大约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小时候,如果班里的小伙伴们比着学习、抢着值日劳动,大家的劲头都会更足。人都不是孤立的,好的风气就是在营造“人和”的氛围,可以春风化雨地教化、熏陶彼此。
家有家风,学校也有校风、学风。北大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人大的“实事求是”,武大的“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无不是这样的校风的体现,也是不同大学的底蕴、特质所在。
说说看,你们学校的校训、校风,给了你怎样的影响和体验?
8 用梦激扬青春梦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今天高校学生的人生黄金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吻合。亲自参与这个伟大历史进程,实现几代人的夙愿,实乃人生之大幸。当代学生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无限光明。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岛评:个人的奋斗与历史的进程一致或共鸣,是一件幸运的事。现在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千千万万青年将全程参与。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今天的青年一代,要做些什么?在侠客岛看来,就是创造出更先进的科技成果、更棒的文化产品、更丰富优质的物质产品,以及共同建设一个公平、公正、法治、友好的社会环境。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在这个宏阔的历史进程中,“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都与我们有关”。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但理想将永远不朽。
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解疑释惑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要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乃至影视剧作品、社会舆论热议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的关键。”
岛评:大学时期是不断吸收各个学派、各种思想养分的成长期,也是形成、选择自己价值取向的关键期。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各种社会议题也有着广泛的兴趣和表达欲望。感情、求职、学业、社会热点……大学生们这些在“过来人”看来可能幼稚、粗浅的问题,却恰恰是“领路人”们应该重视的问题。
正如习近平在北大讲的那样,“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10 实践育人
“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青年要成长为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高校学生支教、送知识下乡、志愿行动等活动,都展现了学生的风貌和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情怀。许多学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树立了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的忠诚。”
岛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书中和在旅行中、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与体悟是完全不同的,也是缺一不可的。古代有“壮游”的传统,司马迁、杜甫、李白、徐霞客等人,都曾在名山大川的游历中开阔视野、留下名篇。在学校的时光最为自由美好,但不要让自己满足于书斋所见。走出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脚踏实地去经历没经历过的事,会发现生命其实有更多可能。
毕竟,“身体或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11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岛评: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一件是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兜里,另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装到别人脑袋里。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后面这件。但这绝不是“灌输”的过程,而是分享、说服、交流的结果。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高高在上、居高临下,也不是照本宣科就可以轻松完成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都知道很重要,但怎样才能做好?这就是“知易行难”。
对你来说,有没有那么一个人、一个老师、一个同学、一个朋友,对你的思想和价值观产生过重大影响?回想一下,又是哪些瞬间、哪一句话、哪一个故事影响了你呢?
12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
“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多年以后可能会过时,可能会遗忘,但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会让他们终生难忘。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
岛评:在教师这个行业中,能被称为“先生”,是很高的赞誉。“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最早的教师,孔子能被尊为圣贤,正是因为他自己的言行高尚。“教书育人”,在书本之外,教师“育人”的责任更重,是为“师道”。
我们人生的前十几年都要在学校中度过,而教师正是这段时光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人。在老师身上,学生不仅学知识,也是在学做人。
1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很重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奋发有为,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这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也是一支值得信赖的队伍。各级党委、政府和高校要像关心教学科研骨干的成长一样关心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成长,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岛评:党的建设要增强政治意识,在党领导的高校教育工作中,这一点自然也不可或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们塑造正确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的人生方向,成为学生们政治思想上的导师。保障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获得应有的待遇和尊重,则是这一事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