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1 07:08:52|已浏览:352271次
记者 轩辕杨子“出示今年高考准考证,吃饭全单可以享受八折。”这是近期城西一家炒菜馆打出的优惠政策。每年6-7月,针对高考生和考后家长学生的消费市场都会按惯例拉开大幕,和考试相关到后期的吃穿住行各个方面,是商家从不落下的商机。今年,记者再次走访西安市场,同时采访了数十位考生和家长,通过对“后高考经济”的多方调查、探究,发现考生和家庭的消费心理已经慢慢变化。
家长理性消费 奖励方式更科学“我侄子今年高考,成绩不错,所以就想着餐厅也借此搞个优惠,在朋友圈里宣传宣传。”城西御笔华庭小区的私房菜老板段刚算是有生意头脑,适逢节日都会推出一些促销活动,这次针对高考考生还是头一次。“听侄子这几天说要和同学老师聚会,给了我一个灵感。”从6月中旬开始搞活动,段刚的餐厅接待的考生其实并不多,大多是本就和父母一起来吃饭,进店后才看到的消费促销活动。“现在餐饮业的优惠力度都很大,可能这种专门的谢师宴、散伙饭也没太大吸引力了。”段刚这样分析。记者了解到,相比较前几年非常流行的考后专门宴请,不管是餐饮行业和消费群体都已经趋于平淡的对待。
事业单位供职的刘向东是一名考生家长,儿子今年600分的高考成绩让他很满意,分数公布的同时,儿子也收到新加坡某大学的录取通知,即将奔赴国外读书。家境良好的刘向东欣喜之余也考虑要对儿子有所奖励。“数码产品、游戏类的、吃穿用的那些东西,孩子都不缺,我想表示一些精神上的奖励。”因为自己平时工作忙碌加之儿子的高中生涯紧张枯燥,一家人决定出国度假来享受难得的暑期。
在记者采访的8位家长中,选择用昂贵的物质来奖励考生的并不多。不少的家长其实和刘向东的思路一样,更愿意用科学适当的方式来陪伴和奖励。“分数一出来还挺不错,孩子奶奶给了一万块钱,我和小孩都拒绝了。”“70后”家长吴芳芳对于家族长辈习惯的金钱奖励有自己的看法:“现在高考学生的父母基本都是‘70后’,家庭生活条件普遍要比我们上学的时候好很多,平时对物质的要求也并不低,这种时候反而要低调对待。”
学生群消费种类多 同学聚会胜过盲目追金
考生家长们理性对待孩子高考后的消费。身在其中的考生们又是如何消费自己的暑期?记者走访了市内的几家影院、网吧、KTV等娱乐场所,其中高中生的身影明显多了许多。
“最近好电影很多呀,我们隔三岔五约出来看电影,反正考完了也没事,不久大家都要去外地上大学了。”昨日下午,在大唐西市中影影城内,记者见到结伴而行的刘思宇和同伴。高考分数虽然没有达到学霸级,但刘思宇和同学们的考后聚会一直没闲着。对于记者问起“考后消费”这样的话题,年轻的刘思宇和同伴其实聊得很随意:“主要就是聚会,大家都是学生,我们不会去太贵的地方。”刘思宇说。
家住大寨路红枫林的张琳琪也同样是今年的高三考生。结束了紧张的三年高中学业,最近也放下了钢琴练习的她想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想学游泳,想和同学一起去旅行,想聚会。”这些看似简单的心愿终于可以在这个暑期进行。张琳琪告诉记者,身边的同学大多都在安排聚会,唱歌、吃饭、玩游戏、回母校等等方式多种多样。而父母对于自己这段时间的消费也并没有太多的干涉和意见:“最近爸妈会给我钱,但我们同学之间也不会消费过多,也不会特别要求父母买什么,自己需要就好。”
专家建议:引导孩子健康的消费观很重要